这座很灵验的山神庙,从外观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

    外墙矮得要命,随便来个孩子都能趴墙头翻过去。

    门口的牌匾受风吹雨打,只剩下几笔浅得看不出究竟写了啥字的痕迹,如果不是通往山神庙的石板路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草,墨鲤都要怀疑这里是座废弃的野庙。

    “到了。”

    给墨鲤孟戚领路的正是老村长的孙子,名唤德子,早年在外面做过几年裁缝学徒,算得上有见识,也能听跟说官话。

    孟戚的口音明显是太京的,德子在江夏郡里见过说这种口音的人,无一不是权贵,所以当他发觉孟戚似乎对山神庙极有兴趣,二话不说就主动领人来看了。

    他们乘船过的湖,村民都忙着赴宴贺喜去了。

    山神庙就在湖边上,德子放下船篙,提了一挂干菜往庙里走去。

    “这里有门槛,二位当心。”

    如果德子不提醒,墨鲤还真有可能看漏了这个门槛。

    因为它只剩下一半,还陷在泥土里,跟泥巴一个色。

    ——这什么山神,过得也太惨了。

    墨鲤心里很是纳闷,不应该啊,虽然这个渔村看着不太富裕,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件好衣裳穿着参加喜宴,大热天村里的小娃子也穿着肚兜,没有光着满地乱跑,村里老人数量也不少。

    看百姓生活得好不好,一是看老看小,二就是看气色。

    望闻问切是医道基本功,第一项就是望,吃不上饱饭的人,脸上气色能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