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故人来访2
第497章故人来访2“就是嘛!”李枫将手臂从小玉的魔爪下解脱出来,“你还敢说你家小姐不像个大家闺秀,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你自己又哪里有半点大家闺秀的影子。”“李枫,你说什么?”小玉双手往腰间一叉,活脱脱就是一只母老虎的样子,“你说我不像大家闺秀?”面对妻子发飙,李枫内心倒是波澜不惊,毕竟,他早已经习惯了。不过,样子还是要做。李枫假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说道:“夫人莫气,是小生说错了话!夫人乃是出自书香之家,名门之后。”李枫这话其实也不算是胡诌,小玉虽说是苏依阳的随身丫环,但其出生门第并不低,也可算是苏州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小玉被李枫这副文绉绉的模样给弄得哭笑不得,满肚子的气也消了下来。“就你知道贫嘴!”李枫和小玉这么一闹,倒是把之前那种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李安等人也暂时将心中的不愉快抛之脑后。李安笑着摇了摇头,从李枫怀里接过小宝。“小宝,大伯带你去吃糖葫芦。”说完,李安抱着小宝走出书房。李安一走,封亦也无奈地说道:“好啦,童太尉向我们借兵这事,我们也没办法。这事情就只能这样吧!嗯,或许我可以去代州找韩大人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话虽这样说,但事实上封亦心中也很苦闷。作为雁门关最高指挥使,他不能像李安等人那样找人诉苦。或许,他可以去找韩三堂发发牢骚。当然,也只能发发牢骚,这种事身为代州知州的韩三堂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表面上,封亦并没有任何情绪,因为他将所有的不满都吞进了肚子里。一个人来到花园,封亦终究还是忍不住发出一声无奈的感叹。“这北方战事还未平息,南方又起战乱,这世道,还真是不平静。唉!依阳这种时候还跑出去行走江湖,就不知会不会遇上什么事?”苏依阳这两年来,时不时就喜欢一个人带着一把剑出去闯荡江湖,换李枫的那句话来说,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封亦身为雁门关的指挥使,也不可能像两年前那样一直跟在苏依阳身后保护苏依阳,所以这两年来封亦与苏依阳也是离多聚少。这两年来,苏依阳的武功其实也大有所进,特别是那套一剑便可挥洒出无数道剑影的剑法,就连封亦也不敢小瞧。尽管如此,封亦心里其实还是有点担心苏依阳,毕竟如今这世道可算不算平静。北方,辽国还有许多贵族,辽国皇帝虽然在金国的铁骑下四处逃亡,但辽国残余势力依然还有不少。这些残余势力时不时会与金兵发生一些冲突,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发生大规模的交战。而南方,半年前天龙门揭杆而起,反抗朝庭,与大宋朝庭爆发了大大小小数十次交战,其势力范围曾一度扩展到长江南面。说起来,封亦和苏依阳虽然早已定了亲,但由于两人没拜过堂,所以还并不能算是夫妻。不过,在外人眼中看来,封亦和苏依阳两人俨然已经是一对夫妻了。原来,两年前小玉假扮新娘与李枫真拜堂这事,本就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做的,外人是不知道的。外人还一直都以为,两年前在关镇拜堂成亲的两人就是封亦和苏依阳。不知从何时起,封亦厌倦了这种当指挥使的生活,他更怀念数年前背着药筐进山采药的日子。可是,如今关镇圣人堂犹在,那个背着药筐的小药僮犹存,却已不见当年的那个田大夫。如今的关镇,比之昔日热闹了许多,附近几大村庄都与关镇连接在了一起,占地也扩大了数倍,就连曾经财大气粗,控制着方圆五十里地方的陶家庄都已成为关镇中的一部分。如今的陶家庄,已改名成了将军府,封亦此时所在的这处院子,便是陶家庄曾经的一处后花园。曾经的陶家庄,如今已然成了驻守雁门关宋兵的驻兵之处。四年前,封亦便将曾经的陶家庄变成了封家军的军营。自陶家庄被抄家之后,偌大一个陶家庄便被封了起来。这么多空房子空着多浪费,还不如让将士们住进去。封亦干脆与当时的林县令共同上书太原府,经太原府上报朝庭。陶家庄当年被抄家是因为妃子之间争风吃醋而受到牵连,朝庭并没有重视陶家庄这事,所以就干脆将陶家庄赐给了封亦,做为封亦的将军府。封亦一个人当然住不了这么多的房子,便将曾经的陶家庄改造成了军营,而他自己依然和苏依阳住在圣人堂。封亦正感叹陶家庄同样物是人非的时候,一名宋兵匆匆赶来。“启禀将军,代州韩将军派人来请将军前往代州韩府,说有要事与将军商议。”封亦收回目光,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去回复韩府派来的人,我马上就过去,让他们先行回韩府复命。”“是!”那宋兵接过封亦的命令后,又匆匆离去。封亦将陶家庄变成军营,而另一边倒是将代州原来的韩府还回给了韩三堂,封亦还是觉得住在关镇圣人堂更亲切一点,那里有着他自七岁那年开始的记忆。封亦知道,韩三堂请自己前往代州绝对没什么要紧事,否则了一定会亲自来关镇,而不是派人来请自己去代州商议。不过,他本来也打算去代州找韩三堂发发牢骚,没想到韩三堂也正巧派人来请他去一趟代州。封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这才去马棚牵了匹马慢悠悠地走出将军府。不过,他并着急,而是打算先回圣人堂先换套衣裳。“封将军,这是又准备去哪啊?”一路上,老百姓纷纷朝着封亦打招呼。封亦笑着回道:“也就随便走走!”对于老百姓来说,封亦和封家军就是保卫关镇的神,只要有封亦在,关镇的老百姓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更难得的是,封亦与其他那些当官的很不一样,没一点当官的架子。其他那些当官的,走到哪都是带着一群随从,一副高高在上,生人勿近的模样。而封亦到哪里都是一副随和的模样,甚至关镇的老百姓还时常可看到他们的封将军坐在路边某个小摊面前和他们一样吃碗面条什么的,又或者在某个小酒馆中喝点小酒。封家军治军严谨,军纪严明,关镇乃至代州的老百姓无人不知。封家军的士兵从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上至将军,下到士兵,买东西都是付钱的,不像其他许多地方,当兵的买东西从不给钱,甚至是强抢。这种种的一切,使得封家军深受代州老百姓的爱戴。封家军的每一个士兵,也都以能加入封家军为荣。因为关镇有封亦,有封家军,关镇俨然已经成为雁门山中的一处世外桃园。当然,这一切并非只是封亦一个人的功劳,这其中也有代州知州韩三堂的功劳,甚至远在京城的右丞尚书李纲也是功不可没,就连御史中丞秦木会也有一部分功劳。因为,正是有他们在朝堂之上罩着封亦,封亦才能如此安稳地镇守雁门关。要是换作另外一个人像封亦这般,就算没有被罢官也早被贬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