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闫飞,这个剧本你们先做成话剧剧本。”

    “尤其注意下里面主角人物弧光的问题。”

    原来的《夏洛特烦恼》的电影大体都是好评。

    但明显的缺点也有几个:

    一是麻花第一次拍戏,有的地方和画面都比较粗糙,导演的视听语言也一般。

    尤其是后面补拍的内容,明显画质画幅都有点对不上。

    二个就是主角的性格一直没有改变,穿越前什么样,回来结尾后还是那样,没有成长性和人物弧光。

    这样就导致剧本的厚度出了点问题。

    结尾的粗糙模糊的处理,导致观众前面积累的情绪无处宣泄。

    除了小人物逆袭了,明白珍惜眼前人,老婆才是真爱之外。

    观众还想知道主角有没有改变。

    观众不奢求给出具体解决当下问题的方案,但至少可以有个向好的姿态。

    就像《少林足球》的最后,人人习武,阿星也不再是吊丝。

    《功夫》最后的“想学啊,我教你啊”,体现主角的宗师心态,对武竞的释怀。

    《人生大事》最后的“这行你能不能做”以及所有人在门前抬头看着星星的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