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会稽城,位永兴、上虞二县之间,南有会稽山,北则为海湾,地扼会稽郡南下的咽喉。会稽城历史颇为悠久,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此,故而得名会稽(会集之意)。

    建安元年,孙策由王朗手中夺取会稽城。事隔六年之后,会稽城的归属又将面临变更。自建安七年二月十二日起,魏延大军以围三阙一之势包围会稽城。

    会稽太守吕岱只能凭借手中仅有的2000兵据城死守。

    二月十四日,全琮率本部1000军连扫余姚、上虞二县,赶至会稽城下与魏延汇合。全琮本是奉命从海路佯袭会稽、借以吸引吕岱注意,从而配合魏延大军强渡富春江。

    当吕岱察觉中计退守会稽城后,全琮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果断自余姚登陆,借着吕岱仓促回撤造成的混乱,轻松攻取余姚、上虞二县。

    全氏一族与会稽大大小小的宗族关系大都比较密切,全琮攻取两县后,亲自登门拜访了县中的几大宗族,委托他们稳定县中局面。

    随后,全琮才领军与魏延汇合,参与会稽城的攻略。

    围城之后,魏延耐住自己的性子,一连3、4日只是围而不打,甚至连吕岱派出向贺齐求援的使者都未安排人拦截,仿佛就是要与吕岱进行持久之战。

    吕岱起先还有些不解,但随后会过意来————显然,魏延是准备以吕岱和会稽城为饵,引诱贺齐回师救援,而后以逸待劳一举将贺齐击破。

    除吕岱手中的2000军外,整个会稽郡也就仅只有贺齐麾下有数千兵马了。一旦贺齐军被破,会稽郡于刘备军而言便是唾手可得。

    虽洞察了魏延的计划,但吕岱却是一点对策也无。全郡的粮草辎重大都囤积在会稽城中,即便贺齐不回援。要不了几日其粮草也会耗尽,到时便不战自溃了。

    对吕岱而言,惟一的希望便是贺齐能够识破诡计,并顺利将魏延击退。但这希望,却实在有些渺茫……

    至围城的第五日,魏延突然对会稽城发起强大的“攻势”。上百支箭从东、西、北三面被射入城中,奇怪地是,每支箭都没有箭头。箭身之上却都绑着一封绢书。

    每封绢书的内容都一样————由陆逊起草,征虏将军、丹阳太守张飞,吴郡太守全范等州郡大吏署名的《告会稽百姓文》。